新闻中心
NEWS CENTER最新动态
NEWS CENTER 您的位置:首页 > 公司动态 > 省市联动,夜查连云港徐圩石化放射源移动探伤企业
省市联动,夜查连云港徐圩石化放射源移动探伤企业
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圩新区是重要的石化基地,盛虹石化、中化国际、卫星石化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。
移动伽马射线探伤是核技术利用中安全风险较高的领域,也是辐射安全监管的重点难点。用于原料输入、产品生产加工等方面的管道是石化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,需要使用伽马射线探伤对管道进行“体检”,检查管道焊缝是否存在如气孔、针孔、夹杂、疏松等缺陷。
近日,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核与辐射环境管理局与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联动,赴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石化基地开展夜间射线探伤专项检查行动。
冒雨夜查移动探伤
根据作业要求,转移至江苏的外省和省内伽马放射源异地探伤企业,需提前到当地生态环境部门进行备案,如实提供伽马放射源作业时间、地点、使用期限等信息。
“伽马射线探伤多使用Ⅱ类放射源,活度较高、风险较大,对企业辐射安全管理的要求也较高。”检查人员表示。
徐圩石化基地管道移动伽马射线探伤现场多为野外露天环境,探伤作业期间须对作业区域进行清场,通常安排在夜间到凌晨进行。
按照《江苏省核与辐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三年行动方案》部署,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和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组成联合检查组,突击检查徐圩石化基地内多个异地放射源移动探伤现场。
检查当天晚上10时,在绵绵细雨中,联合检查组到达野外作业现场。雨中路面湿滑,检查人员一边小心地淌过水塘,一边驱赶叮咬的蚊虫。
检查人员到达现场后,找到企业作业负责人,告知对于伽马射线探伤作业的辐射安全管理要求和有关检查程序。
放射源暂存库是保证企业放射源安全的关键设施,检查人员重点核查了放射源暂存库视频监控、双人双锁和安防值班人员配备情况,并仔细查看放射源的领取、归还和登记台帐记录。特别对放射源出入库双人保管、双人领用的制度要求落实情况进行逐一核实。
检查人员对在库探伤机的编号及所用放射源的源编码逐一查验,并通过国家监管系统登记信息进行确认比对。同时,核查各探伤机性能检查维护记录,核实确认企业放射源是否“三账合一”。
源库检查完成后,检查组立即前往移动探伤场所作业现场进行检查。由于作业现场均处于施工期场地,现场环境复杂,检查人员统一佩戴安全帽和个人剂量报警仪,携带强光手电进入作业场地,展开一场安全隐患“大搜寻”。
检查人员首先检查场地入口处的安全信息公示牌,并通过江苏省核与辐射安全移动执法平台,对探伤单位公示的辐射安全许可证、操作人员和现场安全员资质证书等信息进行核实。
完成信息核查后,正式进入探伤作业区域。查验现场控制区、监督区边界警戒绳、警戒线、电离辐射警告标志设置的规范性,检查便携式辐射监测仪器、辐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的配备及使用情况,核查探伤机使用台账记录,重点查看控制区、监督区边界和探伤机作业前、作业后表面辐射剂量监测数据记录的合规性。
“辐射安全文化在企业有没有得到有效宣贯和落实,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日常操作行为非常重要。”检查人员表示。
检查人员对辐射安全员和现场操作人员逐一进行了询问,具体了解日常作业是否按照操作规程要求规范开展,现场安全管理职责是否落实到位。
发现问题限期整改
此次突击检查共涉及4家企业。排查下来,已是次日凌晨3点,虽有细雨绵绵,但夏夜酷暑难耐,检查人员早已汗流浃背。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回住所后,大家继续整理图片资料和文件,做好检查记录,制定下一步的检查计划。
安全隐患往往藏在细节里,此次检查是对移动探伤企业安全生产的一次全面“体检”,检查范围涵盖辐射安全许可手续、探伤作业操作规程、辐射工作人员资质、监测仪器配置、现场辐射防护安全区域划定、个人剂量防护、放射源安全暂存、放射源出入库登记管理等各方面。
检查中发现,探伤作业记录不完整、安全信息公示牌信息不完备、控制区和监督区划分不规范等安全问题较为突出。检查组当场向被检查企业作了辐射安全相关法规要求的宣贯,要求企业进一步加强自身辐射安全管理,不断提高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。
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,要求企业即知即改、限期整改,经监管部门确认后方可重新开展作业。
通过不打招呼、不走过场的突击检查,可以有效督促企业自觉履行辐射安全主体责任,进一步规范移动探伤作业活动,及时防范辐射安全风险,有利于不断提高工业探伤行业辐射安全水平,确保全省辐射环境安全。
江苏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将结合行业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,继续抓好核与辐射安全生产工作,以依法依规的优质监管更好地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。
通讯员 苏小环 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曹卢杰
移动伽马射线探伤是核技术利用中安全风险较高的领域,也是辐射安全监管的重点难点。用于原料输入、产品生产加工等方面的管道是石化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,需要使用伽马射线探伤对管道进行“体检”,检查管道焊缝是否存在如气孔、针孔、夹杂、疏松等缺陷。
近日,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核与辐射环境管理局与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联动,赴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石化基地开展夜间射线探伤专项检查行动。
冒雨夜查移动探伤
根据作业要求,转移至江苏的外省和省内伽马放射源异地探伤企业,需提前到当地生态环境部门进行备案,如实提供伽马放射源作业时间、地点、使用期限等信息。
“伽马射线探伤多使用Ⅱ类放射源,活度较高、风险较大,对企业辐射安全管理的要求也较高。”检查人员表示。
徐圩石化基地管道移动伽马射线探伤现场多为野外露天环境,探伤作业期间须对作业区域进行清场,通常安排在夜间到凌晨进行。
按照《江苏省核与辐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三年行动方案》部署,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和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组成联合检查组,突击检查徐圩石化基地内多个异地放射源移动探伤现场。
检查当天晚上10时,在绵绵细雨中,联合检查组到达野外作业现场。雨中路面湿滑,检查人员一边小心地淌过水塘,一边驱赶叮咬的蚊虫。
检查人员到达现场后,找到企业作业负责人,告知对于伽马射线探伤作业的辐射安全管理要求和有关检查程序。
放射源暂存库是保证企业放射源安全的关键设施,检查人员重点核查了放射源暂存库视频监控、双人双锁和安防值班人员配备情况,并仔细查看放射源的领取、归还和登记台帐记录。特别对放射源出入库双人保管、双人领用的制度要求落实情况进行逐一核实。
检查人员对在库探伤机的编号及所用放射源的源编码逐一查验,并通过国家监管系统登记信息进行确认比对。同时,核查各探伤机性能检查维护记录,核实确认企业放射源是否“三账合一”。
源库检查完成后,检查组立即前往移动探伤场所作业现场进行检查。由于作业现场均处于施工期场地,现场环境复杂,检查人员统一佩戴安全帽和个人剂量报警仪,携带强光手电进入作业场地,展开一场安全隐患“大搜寻”。
检查人员首先检查场地入口处的安全信息公示牌,并通过江苏省核与辐射安全移动执法平台,对探伤单位公示的辐射安全许可证、操作人员和现场安全员资质证书等信息进行核实。
完成信息核查后,正式进入探伤作业区域。查验现场控制区、监督区边界警戒绳、警戒线、电离辐射警告标志设置的规范性,检查便携式辐射监测仪器、辐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的配备及使用情况,核查探伤机使用台账记录,重点查看控制区、监督区边界和探伤机作业前、作业后表面辐射剂量监测数据记录的合规性。
“辐射安全文化在企业有没有得到有效宣贯和落实,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日常操作行为非常重要。”检查人员表示。
检查人员对辐射安全员和现场操作人员逐一进行了询问,具体了解日常作业是否按照操作规程要求规范开展,现场安全管理职责是否落实到位。
发现问题限期整改
此次突击检查共涉及4家企业。排查下来,已是次日凌晨3点,虽有细雨绵绵,但夏夜酷暑难耐,检查人员早已汗流浃背。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回住所后,大家继续整理图片资料和文件,做好检查记录,制定下一步的检查计划。
安全隐患往往藏在细节里,此次检查是对移动探伤企业安全生产的一次全面“体检”,检查范围涵盖辐射安全许可手续、探伤作业操作规程、辐射工作人员资质、监测仪器配置、现场辐射防护安全区域划定、个人剂量防护、放射源安全暂存、放射源出入库登记管理等各方面。
检查中发现,探伤作业记录不完整、安全信息公示牌信息不完备、控制区和监督区划分不规范等安全问题较为突出。检查组当场向被检查企业作了辐射安全相关法规要求的宣贯,要求企业进一步加强自身辐射安全管理,不断提高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。
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,要求企业即知即改、限期整改,经监管部门确认后方可重新开展作业。
通过不打招呼、不走过场的突击检查,可以有效督促企业自觉履行辐射安全主体责任,进一步规范移动探伤作业活动,及时防范辐射安全风险,有利于不断提高工业探伤行业辐射安全水平,确保全省辐射环境安全。
江苏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将结合行业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,继续抓好核与辐射安全生产工作,以依法依规的优质监管更好地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。
通讯员 苏小环 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曹卢杰
【相关文章】
【推荐产品】